Dreamforce 2025 — 重新思考 KDAN、AI 與企業合作的未來

Dreamforce 2025 — 重新思考 KDAN、AI 與企業合作的未來

每一次科技革命,往往都始於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。今年的 Dreamforce 2025,帶給我們最深刻的體悟是:「AI 的成功,取決於我們能多清楚地表達目標。」這句話看似簡單,卻道出了企業在邁向智慧化時最常被忽略的核心 —— 真正的挑戰不在於 AI 的能力,而在於人如何引導它。

KDAN 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蘇柏州(Kenny Su)與全球行銷長王為中博士(Wei-Chung Wang, Ph.D.)於今年十月參與 Salesforce 主辦的全球最大企業科技盛會 Dreamforce 2025,這場集結超過 43,000 名創新者與產業領袖的活動,不只是展示技術的舞台,更是一場對「未來工作」與「人機協作」的深度對談,揭示了 AI 如何逐步改寫組織運作的邏輯,並重新定義人類在企業價值鏈中的角色。

超越科技:在「Agentic Enterprise」中,看見 AI 的新定位

今年 Dreamforce 的核心主題「Agentic Enterprise」象徵著一場企業思維的轉折,AI 不再只是工具或輔助,而是成為能夠主動理解、協調與學習的「智能代理」,真正融入企業的運作核心。

在現場展示中,Salesforce 以整合於 Slack 的 AI 助手「Slack Bob」為例,示範了 AI 如何協助團隊分配任務與管理專案。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技術本身,而是當使用者清楚表達需求時,AI 回應的準確度與效率都能顯著提升;反之,模糊的指令則容易造成誤判與低效。這樣的現場體驗讓我們再次意識到,AI 的表現反映的其實是人類思考的結構,而非技術的限制。

這正與 KDAN 一直以來的理念不謀而合,自創立以來,我們專注於讓科技幫助人們更有效地表達、溝通與協作,AI 的加入,不應該是取代,而是延伸這項使命,讓科技成為人類思考的延伸工具,協助使用者更自然地將想法轉化為行動,讓創造的過程更高效、更有溫度。

文化與語言的距離:AI 導入的東西方差異

在 Dreamforce 的現場交流中,我們發現不同文化對 AI 的採用態度與策略也存在顯著的差異,西方企業普遍以「結構化」為導向,會先建立完整的資料架構與標準化流程,再引入 AI 技術,以確保可擴充性與長期維護。而亞洲企業則更傾向「靈活運用」,會依據團隊或客戶的特定需求調整系統設計,即使後續整合成本較高,也願意優先滿足彈性與即時性。

這樣的文化差異在溝通方式上更為明顯,西方團隊習慣以明確、量化、結果導向的語言設定目標;而亞洲團隊則更依賴語境與情境判斷,許多需求是透過默契或經驗傳遞。對 AI 來說,這樣的差異十分重要,明確的語言能為模型提供清晰的上下文,而模糊的表達則容易造成理解偏差。

此外,語言本身的限制更讓挑戰加劇,目前主流的大型語言模型仍以英文為主要訓練語言,因此英語系 AI 的精準度與理解力遠高於中文或其他亞洲語言,而這正是 KDAN 堅持投入在地化與專業領域模型訓練的重要原因,唯有讓 AI 理解不同語言背後的文化脈絡與表達習慣,智慧科技才能真正貼近使用者的需求。

從 SaaS 到「元件化」:B2B 軟體市場的新局勢

在本屆 Dreamforce 的多場企業專題討論中,我們觀察到 B2B 軟體市場正在出現顯著變化。傳統 SaaS 模式逐漸飽和,而 AI 正推動企業邁向更具彈性與可組裝性的「元件化」(Componentization)與自動化架構。

過去,許多大型平台雖具備強大的整合能力,但也因此導致使用者對資料安全、文件主權及高額訂閱成本的疑慮。如今,越來越多企業選擇以 SDK 或 API 的形式建構自有解決方案,在確保資料掌控權的同時,也能靈活調整功能組合,打造最符合自身需求的系統。

隨著架構改變,商業模式也在轉型。企業從傳統的固定訂閱制(Subscription Model),逐步走向 API 依使用量付費(Pay-as-you-go)或 SDK 年度授權制(Annual Licensing)。這種靈活、模組化的經營模式,正與 KDAN 的產品哲學完美契合:讓技術回歸簡單模式、讓選擇回到使用者手中。

KDAN 的戰略方向:從賦能走向生態共創

Dreamforce 2025 — 重新思考 KDAN、AI 與企業合作的未來

自 2010 年以 B2B 策略發展以來,KDAN 始終秉持「為企業賦能,而非綁定」的核心精神,專注於協助企業簡化文件流程與數位化轉型。從最初的 PDF Reader 出發,我們累積了超過一億名使用者的信任,並持續深化核心技術,打造出自己研發的 PDF SDK 與 KDAN AI,協助全球企業建構專屬的文件管理生態系。

不同於多數依賴第三方框架的競爭者,KDAN 採取中介軟體(Middleware)模式,我們不以封閉產品為主,而是透過開放式的 SDK 與 API 提供技術授權,讓企業能保有資料主權與品牌自主性,並將 KDAN 的模組化能力無縫整合至自家系統。這項策略讓 KDAN 成為台灣唯一具備完整 PDF 技術自主權的開發商,也使我們能在全球 B2B 市場中,扮演推動數位轉型的加速者。

同時,我們將這樣的開放理念延伸至更廣的合作網絡。無論是與 Salesforce AppExchange 等大型生態系整合,或是與系統整合商、企業軟體供應鏈建立協作關係,KDAN 皆致力於在開放環境中共創價值,讓 AI 與文件智慧成為企業數位化的重要基礎。

KDAN × Salesforce:讓「AI 文件智慧」成為企業的工作日常

KDAN 與 Salesforce 的整合專案正穩健推進,我們以分階段方式串聯內部的銷售、報價、合約、客服與財務流程,確保每個環節的資料流動清晰且可追溯。這不僅是系統升級,更是組織協作方式的再造。

我們也將「文件智慧」直接帶進 CRM 的使用場景中。透過 ComPDF SDK,團隊能在 Salesforce 內即時開啟提案、進行標註、編輯、填寫表單或設定安全權限;搭配 DottedSign 的電子簽章整合,文件從草稿到簽署僅需數分鐘即可完成,系統會自動更新 CRM 資料並同步交易紀錄。所有流程皆自動追蹤與加密儲存,確保資訊安全與合規透明。

這樣的整合讓團隊能更專注於核心業務,同時提升決策速度與客戶體驗。這正是 KDAN 對企業協作的想像:讓科技真正回到人的節奏,讓智慧協助人思考、行動與創造。

AI 應該與人一同思考,而非取代人類

Dreamforce 2025 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,是「Agentic Enterprise」並非只是 Salesforce 的策略方向,而是全球企業共同面臨的下一個階段。AI 不再是輔助角色,而是企業與人共同思考、共創價值的新夥伴。對 KDAN 而言,這趟旅程也再次確認了我們的信念:科技的本質,是延伸人類思考與創造力,而非取代它。 我們將持續在亞洲市場推動 AI 結構化導入與使用者教育,並透過跨區域的整合,協助企業真正落實智能化轉型。AI 的未來不屬於機器,而屬於懂得運用它的人。KDAN 將持續走在這條路上,並致力於與全球夥伴一同打造更開放、更聰明、更以人為核心的文件生態系。

KDAN 凱鈿

想了解 KDAN 如何協助企業結合 AI 打造更高效、更安全的 CRM 流程?

聯絡我們